畜牧業養殖追溯管理系統
系統簡介
近年來,由畜禽(如牛、豬、雞)等動物引發的食源性公共衛生危機在全球范圍內頻繁發生,對人類健康和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威脅。動物衛生及防疫問題成為各國政府、食品企業及消費者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。各國都努力建立動物標識與可追溯管理體系作為規范畜禽養殖行為,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畜禽疫病,提高畜禽衛生監管水平,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2006年12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、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一項基于RFID技術的《動物射頻識別代碼結構》(GB/T20563-2006),規范了畜禽的養殖標識和可追溯體系,并在2006年12月1日開始實施。
動物標識及可追溯體系是指對動物個體或群體進行標識,對有關飼養、屠宰加工等場所進行登記,對動物的飼養、運輸、屠宰及動物產品的加工、儲藏、運輸、銷售等環節相關信息進行記錄,從而實現在發生疫情或出現質量安全事件時,能對動物飼養及動物產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等不同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追蹤和溯源,及時加以解決。
系統組成框圖
功能介紹
畜牧業追溯管理系統分為三級體制,管理中心→檢測中心→檢驗檢疫站。系統主要由電子耳標、固定式讀寫器、手持式讀寫器、發卡器及PC終端和服務器等組成。
1、檢驗檢疫站
在每個畜牧場建立一個檢驗檢疫站,檢驗檢疫站可以根據畜牧場的大小建立不同的系統數據庫服務器,能夠完成動物電子標簽的分配、動物數據的錄入,檢驗檢疫數據的錄入,疾病的上報等功能。檢驗檢疫站的系統數據庫服務器與檢測中心數據庫服務器連接,實時上傳數據庫信息。
2、檢測中心
檢測中心負責接收下屬檢驗檢疫站傳輸的各種數據信息(比如:動物的出生、飼料喂養、疾病情況、生長狀況等),檢測中心對數據進行分類、篩選和綜合分析,具有養殖場ID分配、動物電子標簽分配、數據存儲、顯示、記錄、打印、統計功能,并實現與該地區衛生局及管理中心聯網。
檢測中心保存有所轄檢驗檢疫站的所有動物的信息,每個檢驗檢疫站的數據實時傳輸給檢測中心,檢測中心定時傳輸分析后的數據給管理中心。
3、管理中心
管理中心由衛生部相關部門組成,是該追溯系統的決策中心,對從檢測中心獲得的檢測信息進行分析、調研,及時做出管理決策,做到對動物疾病疫情早發現、早預報、早處理,同時加強動物從出生到屠宰的管理。
系統特點
1、信息化程度高:由于采用的RFID技術,從信息的采集到傳輸、處理都實現了新的技術,使得檢驗檢疫人員可以快速獲得動物的成長、疾病、檢疫狀況。
2、高效的可追溯性: 系統對動物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全程的跟蹤,對每個環節進行詳細記錄,并且將數實時上傳到檢測中心和管理中心,如發生疫情事件,系統將自動對疫情來源進行追溯,實現了疫情的快速反應。
3、方便性:系統全電子化的數據集中管理,使得大量的數據的查找工作由服務器來完成,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,使得對事件的反應得以提速。
4、提高管理水平:集中管理、分布式控制;規范疫情的監督管理,減少各個不必要的環節,使得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可以得到及時的處理。